今天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教育改变明天”。中国是糖尿病第一大国家,2021年20-79岁的糖尿病人数达1.41亿人。有调查显示,仅有40%的糖尿病人的血糖被控制住,血糖控制不好会给心脏、血管、肾脏、眼睛和脚带来潜在损害。那么,身体出现哪些症状时,要警惕糖尿病的发生呢?糖尿病该如何预防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糖尿病的临床分型有哪些?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匡洪宇介绍:目前临床上把糖尿病分为四种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
【资料图】
1型糖尿病多见于小孩子,主要和体内经受过某些病毒或微生物感染后机体的免疫状态改变有关,如病毒性感冒、病毒性腹泻等。
2型糖尿病也就是大众常说的糖尿病,主要发生在成年人群体,尤其是肥胖人群、脂肪肝人群,约85%的糖尿病都属于这一型。
特殊类型糖尿病是由于明确的遗传因素或者环境因素所导致的。比如有些人的基因突变,会发生使血糖升高的一些疾病;一部分患者胰腺癌手术后,在胰腺内的胰岛也会减少,就可能导致血糖的升高。
妊娠糖尿病也较多见,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特别容易诱发糖尿病。提倡女性在怀孕期间做糖尿病的筛查。
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已经升高,但还没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血糖水平介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即空腹血糖维持在6.1~7.0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会发展为2型糖尿病。就好比身体健康一路绿灯,糖尿病前期就是突然闪烁的黄灯,预示糖尿病就在前方,健康即将亮红灯!
五类人容易处于糖尿病前期
由于糖尿病前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这让人们很容易错过预防的窗口。对此,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匡洪宇建议,五类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检查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1. 年龄超过40岁的人群。
2. 超重人群。即身体质量指数BMI>24kg/㎡;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3. 糖尿病家族史人群。父母和兄弟姐妹有糖尿病,自己也应提高警惕。
4. 高血压人群。“三高”往往不分家,如果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糖尿病也容易找上你。
5. 妊娠糖尿病史人群。怀孕时有过糖耐量异常或者妊娠糖尿病,生产过巨大儿的女性,也应定期筛查血糖。
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糖尿病的发生
餐前低血糖。
这可能是糖尿病最早期的症状,比如一个人早饭吃的很饱,但还没到午饭时间就已经感觉饥肠辘辘了,这个时候如果不补充能量就会头晕、出汗,这实际上就是疾病的信号。
浑身乏力。
很大一部分人尽管还没出现“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但其实血糖已经升高了,患者经常觉得浑身没劲儿,这是因为许多能量被排出了体外。
皮肤瘙痒。
血糖轻度升高的时候会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皮肤瘙痒。有的女性还会出现外阴瘙痒。
视力模糊。
这也是糖尿病的常见表现,当血糖浓度较高时,会影响到眼内晶状体的调节功能,导致看东西时模糊不清。
有的患者还会表现为伤口愈合能力下降,皮肤被蚊虫叮咬以后都不容易好。
做到四点,预防八成糖尿病
肥胖,包括体质指数和腰臀比超标在内,是国人糖尿病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在本研究人群中,归因于体质指数和腰臀比超标的新发糖尿病分别有34.4%和39.8%。体重如果超标,或是上下波动较大,体内的胰岛素也会随之发生剧烈变化,最终胰岛素敏感性变差,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注意腰臀比。
脂肪多分布在腰、腹等部位的人,应格外当心糖尿病的造访。腰臀比越小越健康,一般女性比值在0.85以下,男性0.9以下,都属于健康范围。当此比值大于1时,罹患糖尿病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健康饮食习惯。
研究显示,随着红肉或精白米摄入量的增加,个体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上升。吃精白米升高糖尿病风险主要与其升糖指数较高和导致的高血糖负荷有关。曾有研究指出,增加全谷物、果蔬、鱼、禽肉等膳食摄入,同时减少红肉、加工食品、甜饮料及淀粉质食品的摄入,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坚持每周运动。
如果要达到预防2型糖尿病的效果,每天需要中等强度身体活动至少半小时,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至关重要,日常工作中也应尽量多走动。
戒烟。
吸烟也可增加糖尿病风险。曾有研究显示,与不吸烟人群相比,主动吸烟人群的糖尿病风险要高出37%;在不吸烟人群中,那些长期吸入二手烟的人,糖尿病患病风险比不吸入二手烟的人高22%。
限酒。
研究中提到,每日适量饮酒(酒精量<30克)可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饮酒对健康的影响较为复杂,适量饮酒对某些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可导致另外一些类型的健康问题,如恶性肿瘤等。对于不饮酒的个体,不推荐开始饮酒;对于有每日饮酒习惯的个体,则推荐适量饮酒,切勿过量。
十个妙招帮你远离糖尿病
1.多吃含麸质食物。
麸质即谷蛋白,常见于谷类作物中。根据数据显示,与吃含麸质食物最少的人相比,食用量最高的人患上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降低了80%。
2.限制摄入碳水化合物。
根据研究成果显示,在日常饮食中减少对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可以预防甚至逆转糖尿病。通过调整饮食,就有可能消除大多数病人的症状。
3.多吃素。
研究者发现,食用高品质的素食(如全谷物、水果、蔬菜、坚果以及豆制品)可大幅降低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这项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医学分册》上的研究成果表明,适当地多吃果蔬等素食,也可起到预防2型糖尿病的作用。
4.在家吃饭。
专家调查后发现,在家吃饭有助于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相比每周在家吃午饭或晚饭次数少于6次的人,每天都在家吃这两餐(每周11~14次)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要低13%。
5.烹饪选择蒸煮炖。
研究成果显示,存在胰岛素抵抗的肥胖人群,避免摄入“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能够改善胰岛素敏感性。AGE是烹饪过程中的一种常见副产物,常见于干烧及热加工食品中,它在体内水平过高会引起胰岛素抵抗增加等糖尿病前期症状。
6.喝咖啡。
研究者发现,咖啡中含有两种活性物质,分别是咖啡醇和咖啡酸。当血糖上升时,这两种物质会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增加,并增加肌肉细胞里葡萄糖的摄入量,其原理类似于目前治疗糖尿病的处方药。这意味着,喝咖啡可能对血糖有好处,但注意不要额外添加糖和奶。
7.尽早减肥。
如果肥胖的年轻人在步入中年之前就把体重减下来,能很大程度上规避健康风险。研究者选用了男性服兵役的记录,它收集了男性在21岁时的体质指数(BMI)值,并在30年后进行后续调查。分析结果显示,21岁时BMI很高的男性,50岁时BMI值如能降低,就与年轻时体重正常者得糖尿病的几率相似。
8.高强度间歇式锻炼。
研究者要求参试者进行了为期24周的高强度间歇式锻炼,发现这种锻炼方式能够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身体素质并降低锻炼者患上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9.平衡肠道菌群。
根据《自然》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学者选取了277名非糖尿病人和75名2型糖尿病人,检测了他们血液中1200多种代谢物的浓度,并且对人体肠道中上百种细菌进行了DNA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特定的肠道细菌不平衡会导致胰岛素耐受性增加,从而升高人们患上2型糖尿病等的风险。
10.保持较低的心率。
研究者对近10万名中国成年人进行了心率监测,排除糖尿病人后,对其余人开展了跟踪调查。研究发现,心率过快的参与者患上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及从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转变的风险都会增加。
来源: 黑龙江交通广播
标签:
-
滴滴发布第二季度财报:营收488亿元,交易量33亿笔腾讯科技讯北京时间9月9日,滴滴在其官网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
-
盒马回应被搁置IPO:不予置评有媒体称,阿里巴巴将暂时搁置盒马IPO,对此盒马方面回应财联...
-
中国象棋中级教程王嘉良pdf百度网盘 中国象棋中级教程1、《中国象棋初级教程》、《中国象棋中级教程》和《中国象棋...
-
王思聪携仨美女吃路边摊,疑遭00后女友喊话:辜负我你就完蛋了饿了吗?戳右边关注我们,每天给您送上最新出炉的娱乐硬核大...
-
黄玫瑰的花语是什么意思一般送几朵_黄玫瑰的花语是什么意思1、黄玫瑰的花语是已经逝去的幸运爱情。为爱道歉。2、对于友...
-
喵星大作战(国际服):偏转盾牌(自主修改)偏转盾牌(原版):50%减伤+15%的反伤,屏蔽自动武器和无人机...
-
外商持续加码广州!松下新增先进制造业项目正式投产9月8日上午,松下电子材料(广州)有限公司新增的第四工厂在...
-
郑天祥子女(郑天祥)1、建议改为====郑天翔。2、更好一些,大吉大利!内涵丰富!1...
-
papi酱:7年老网红泯然众人矣《拆解网红》和《拆解MCN》栏目是鞭牛士开设的新栏目。《拆解...
-
宜家合肥新财年再出发 “收纳”给生活更多可能宜家合肥新财年再出发“收纳”给生活更多可能
- 智联世界,元生无界!快手虚拟人IP亮相2022人工智能大会
2022-09-07 10:47:54
- 机器人界“奥林匹克”!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18日举行
2022-08-10 09:58:58
- 2025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0亿!机器人将在农业领域大显身手
2022-07-14 09:41:10
- 中科院院士蒋华良:AI+分子模拟与药物研发将大有可为
2022-07-14 09:37:00
- “千垛之城荷你有约” 2022兴化市荷文化旅游节正式开幕
2022-07-07 09:28:34